维度经济网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保险 > 投资养老床位被骗背后有什么案件

投资养老床位被骗背后有什么案件

时间:2024-10-26 09:11:07来源:网络作者:维度经济网

投资养老床位是如何被骗的?

近年来,非法集资案件频发,不法分子以投资、合伙做生意等可以获取高额回报的项目为诱饵,选择亲戚、朋友、同事借资或融资,最后携款逃跑。对此,警方盘点常见非法集资套路,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,以免上当受骗。

案例:近百人投资“养老床位”被骗


今年6月初,蜀山警方在辖区某高档写字楼摸排时接到一公司员工反映,称自己帮着公司对外推销位于天柱山某养老中心的养老床位,虽然不少老人购买,但这些床位根本就没有建。

随后,警方对该公司展开调查,发现主要对外发售的养老床位,价格分为4个等级,最低2万,最高25万,只要购买一个床位,每个月即可获得高息回报,同时6个月之后就会返还本金。如果没有返还本金,可以在养老中心进行等值消费并享有7折到9折的优惠。调查中,警方发现该公司确实在天柱山建有一个养老中心,并不定期组织老人前往参观。

虽然养老中心确实存在,但养老床位却是子虚乌有。随着调查的深入,民警判断这是一起非法集资案件,于是迅速将该公司负责人王某抓获,归案后,他对于自己打着投资“养老床位”的幌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。据警方初步统计,此案中共有上百人受骗,涉案金额近千万。

数据:去年发案5000余起涉案1700多亿元

数据统计显示,2017年全国新发涉嫌非法集资案件5052起,涉案金额1795.5亿元,同比分别下降2.8%、28.5%,2024年1-3月,新发非法集资案件1037起,涉案金额269亿元,同比分别下降16.5%和42.3%,虽然呈现双降态势,但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,参与集资人数持续上升,总体形势依然严峻。

当前,全国非法集资新发案件几乎遍布所有行业,呈现“遍地开花”的特点,投融资类中介机构、互联网金融平台、房地产、农业等重点行业案件持续高发。大量民间投融资机构、互联网平台等非持牌机构违法违规从事集资融资活动,发案数占总量的30%以上。

一些不法分子层层包装设计所谓的项目和产品,以当下“热门名词”“热点概念”炒作,诱惑社会公众投入资金。一些无商品、无实体、打着“虚拟任务”名头的案件陆续出现,许多非法集资借助互联网平台,近期还出现了完全借助微信群等开展非法集资等行为,隐蔽性强、风险传染快,风险不容忽视。

骗局:六种典型手段需警惕


公安机关通过梳理近年来侦办的众多案件,总结出了目前非法集资的六种典型手段:

1.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,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,谎称已经获得或者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,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。

2.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,主要有两个方面:一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,二是虚构借款方,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。

3.以境外投资、高新科技开发旗号,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,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、原始股、境外上市、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,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许诺高额预期回报,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,然后关闭网站,携款逃匿。

4.以“养老”的旗号,表现为:一是以投资养老公寓、异地联合安养为名,以高额回报、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,引诱老年群众“加盟投资”;二是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、免费体检、免费旅游、发放小礼品方式,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。

5.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。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、纪念钞、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,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,承诺在约定时间高价回购,引诱群众购买,然后携款潜逃。

6.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。即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,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,以高利为诱饵,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、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,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。

防范:辨识非法集资“三看三思三不要”

警方提醒广大市民,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,提高识别能力,做到“三看”“三思”“三不要”,远离非法集资,防范投资风险,莫入集资陷阱。

“三看”:一看是否取得工商营业执照;二看是否取得金融监管部门(一行三会、政府金融办)的批准文书,理财产品是否在其批准的经营范围内,只有工商营业执照,没有金融监管部门批文,是不能销售理财产品的;三看资金投向领域是否安全可靠。

“三思”:一思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;二思理财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经营规律;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。

“三不要”:一不要盲目相信无风险、高回报的承诺,这些宣传往往是非法的虚假广告;二不要盲目相信熟人介绍、专家推荐,他们也可能是非法集资的受骗者;三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,高利息的资金来源很可能是投资者自身提供的本金,没有可持续性。

来源:凤凰网资讯

河南老人充会员投资养老公寓被骗,这个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?

一位河南的老人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就这样掉坑里了,他在观望了几年之后决定充会员投资自己养老公寓,就这样失败了。这位68岁的老人现在也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,他觉得平时做事情还是非常谨慎小心的,在投入之前也收集了特别相关的信息也进行判断过,但是还是在最终没有逃脱过这样的陷阱,这位河南的老人把他的全部家当49万投入其中,现在说没就没了,这样的老人在遇见这样事情的时候肯定是接受不了的。老人生活躲不过去的痛点

在生活中很多老人觉得生活中无非就是健康和自己养老的问题,对于这些事情老人是非常在意的,但是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丧尽天良的人,通常会抓住老人这些心理,费尽心思的去骗老人,而且骗术也层出不穷。很多老人也在这样谈谈偷偷的生活中生活着,最终也还是掉入这样的陷阱。在生活中有很多老人都被骗过

有很多老人可能被骗的少一些,几万块钱而有的就会骗的很多,甚至倾家荡产,这些钱可以说是老人一辈子的辛苦钱。像这位老人他平时也是和别人一起打打麻将,然后了解到身边有人买这样的老年公寓,所以他就办了会员,当孩子回家的时候,老人也可以在一起和孩子们聚聚热闹,但是在去年的时候他也是做过大手术,当时儿子也是忙着签字,对自己有很强烈的感觉要以后去养老不能指望孩子。

后来经过这件事情之后,这位老人就买了一些养老的产品,本来想到等以后到了日子还能取出来,甚至还可以享受更多的服务,没想到这位老人投资的钱全部打水漂了。作为老年人的生活一定要谨慎小心儿,女要给够足够的温暖,不然的话老人会经不住诱惑,从而导致上当受骗。

以房养老骗局高发背后的套路是什么?应该如何防范?

“老年人以房养老被骗”所涉公证处和公证员被调查?

据报道的“老年人以房养老被骗”事件,北京市司法局今天(8月2日)通过其官方公号通报表示,已成立调查核实小组,对报道中涉及的相关公证处和公证员开展调查。

近日有媒体报道,自2015年以来北京有数十位老人遭遇以房养老骗局,不仅承诺的高额利息无法兑现,这些老人的房子也被以低价过户给关联人,有的老人失去自己的房产,有的背上巨额债务。在媒体报道的事件中,多位涉案老人的公证手续在北京的几家公证处办理。

北京市司法局在今日的通报中称,近期,部分媒体报道“老年人以房养老被骗”相关事件,其中涉及北京市部分公证处为老年人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、委托公证等内容。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公证协会已经组成调查核实小组,对报道中涉及的相关公证处和公证员开展调查。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,将依据《公证法》及有关规定严肃处理,绝不姑息。

通报还表示,“以房养老”骗局不仅给老年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,也是对正常的公证执业秩序的破坏。北京市司法局将与相关部门配合,依法认定案件性质,严惩犯罪分子。

公证处胆子也太大了,这种事东窗事发是早晚的事。房子被骗没了就没想到会有人告吗?查实要重判,法律不允许亵渎!

北京82岁老人自述被骗走12万养老金,事情的始末到底是什么?

老有所依,老有所养。是我们老年人最渴望一种养老方式,可是随着我们年轻人生活压力增加,我们老人开始为自己老年生活着想,做打算。正是老人心急,容易相信那些养老机构,接二连三被骗事件特别多。这不北京一对82岁老人,在2024年给一家养老机构交了12万多现金,现在没有入住,想退钱,却被拒绝。老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时,在网上发帖子,希望网友来帮帮自己。

事情是这样,当时这家养老机构做活动,说是有优惠,老人心动了。当时没有钱 ,老人说存在银行定期没有到,可是养老机构告诉老人,错过这个时间,就没有这个优惠,要多交钱。就这样在他们说服下,老人去银行取了钱,和他们签了合同,交了钱。

当时老人78岁,他们上了年龄,头脑不是很清楚。也没有家人陪伴,工作人员也没有说清楚。签合同之后,老人因为经常生病住院,一直没有住养老院。

就这样过了三四年,老人不打算住这家养老样了,想退钱,可是养老机构却告诉老人,要扣除百分之三十五违约金,也就是老人拿不到这12万。这时老人慌了,只能网上求助。

看到这对82岁老人,交了钱,没有住进去,钱退不了。真为他们感到着急,我对这方面不怎么了解,我也希望那些好心人士可以帮帮他们。

看到这件事情,也给我们一个忠告。我们做儿女一定要多关心老人,给老人陪伴就是最好养老。我们不要嫌弃老人,让老人待在我们身边。我们老人也要相信孩子,不要去相信养老机构,工作人员花言巧语,不要认为他们给你一点好处,就是对你好,实际上她们都是骗子。

网站名标签: 法律保险老年人证券劳动人事 上一篇:为什么坏人进银行说自己买不起口罩? 下一篇: 返回列表

相关推荐相关推荐

最新排行

热门更新

回到顶部